生活小百科
您的位置:首页 总裁博客生活小百科
你是怎么样坚持下来学钢琴的?
2015-09-24
第二十九期索奈克会告诉你: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跑过来答了……
因为家里的音乐氛围比较浓厚,暑假就经常在外公外婆家里跟着钢琴唱唱跳跳,父母也很喜欢古典乐,小时候的周末经常在钢琴曲的声音中醒来,所以那时候觉得学钢琴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过刚开始也遇到了挫折,主要是4岁的时候坐不住,手型也摆不好,上课的老师(据说还是名师)可能是教习惯了高级别的,上了第二节课当着我的面就跟我妈说:“你这个孩子我教不来,她不适合学钢琴。”当时自己还感觉很沮丧,很害怕被妈妈骂,不过很奇怪的是我妈一句话没多说。
然后那一年的暑假还是住在外公外婆家,外婆照着最初级的汤普森给我启蒙,也没敢教多,因为他们也不是专业的。使小性子也是有的,不过毕竟家里长辈会宽容很多。
那时候就看着外公外婆弹《献给爱丽丝》、《少女的祈祷》这种曲子觉得好牛逼啊,总是试图跟着弹会(不过显然不可能,我连五线谱都没弄熟),那时候外公就很鼓励我,说“多练练总有一天能学会的。”
那个暑假之后自己有没有练习就记不太清楚了,到五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我爸把我从幼儿园接到一家琴行,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进入琴行所看到的那一幕,虽然那不过是校长在琴房里上课而已。看到我们来了她招手让我们进来,问我之前学过钢琴没有,我说跟着外婆学过一点,接着就让我弹弹看,也不过是一句“do re mi mi re do”,然后她看了就知道了,说“嗯你这虽然简单,不过手型应该这样……触键应该这样……”
然后一股膜拜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伴随着对自己渣渣水平的无比惭愧。
因为她在上课所以那天的谈话应该没有太长,大概就是定下第一次上课的时间和老师。
第一次见到自己钢琴老师的那一幕我还记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上课在琴行哪间教室我也都记得,尽管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上课都是在下午,小时候很讨厌午睡,谁知道第一次上课渐渐地就打哈欠,我妈陪我坐在琴房里,我爸在琴房窗户外看到了我这样就笑我。
前几次课程显示的效果都很不理想,感觉父母那时候就有点急了。在家练琴每次都得要我妈陪着我,她一手拿着糖果一首拿着玩具小提琴的弓,弹错了或者偷懒了就轻轻拿弓在我手背上拍一下,弹得好了或者状态不错立刻零食奖励。我从小性子就急,学过钢琴的也知道汤普森节奏相当慢,而且入门阶段各个音符要怎么弹保持或者空多久都要很严格。小汤第一首貌似是模仿火车鸣笛,其实就是一个do……对于一个心急的小盆友来说那真的是相当无聊的,我实在搞不懂既然我会按do那个键了为什么不能让我像小鸡叨米一样捣个痛快。。。而奇葩的是,每当我度日如年地熬过了每晚半小时左右的练习以后,反而又对钢琴充满了兴趣,会仪式般地【庄严地】弹一个反向音阶(那时候还不知道音阶是什么),才让我妈把琴盖合上。
每次上课都是我妈来陪我,到了第五次课,回课的效果终于让老师满意了,入门的第一个小坎儿就过了。还记得到了第八节课手腕又有一些问题,然后再解决。整个学钢琴的过程差不多就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循环。
如果要问当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话,小时候就是全家的强烈支持和极其夸张的鼓励。外公外婆会定期拿磁带给我的钢琴练习录音,附带开场白;逢年过节曾外祖父会以一家之主的身份庄严宣布“现在请某某来给我们演奏”,不管多么简单的曲子,弹完后总是全家掌声雷动,曾外祖母在世的时候还会搞出点斗琴的味道,不过是大家笑笑,小孩子虚荣心小小的满足一下。虽然练琴使小性子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从来没想过放弃,面子是小事,但是家里CD里放的那些好听的曲子我还没学会呢!一定要把那些曲子弹出来才行!
说起来,那时候的终极目标就是《少女的祈祷》……
本来钢琴对我来说,不过是高级玩具而已,不过10岁那年外公突然去世了,而我那时候连《献给爱丽丝》都没能弹出来。自然弹钢琴成了一种寄托,之后的一年去考六级,自然又感觉很枯燥,第一次因为练琴有了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但是想到外公也就过去了。本来也没想过什么十级,不过是自己继续坚持,然后过了八级,《少女的祈祷》也会了,对当时的自己来说已经足够了,但因为那时候已经真正弹出来兴趣了,所以决定继续学下去。
也是准备考十级的时候我才知道,《献给爱丽丝》、《少女的祈祷》这些都不算什么难度很大的曲目,我有很多同学老早就会弹了。而我的钢琴老师非常重视基本功,认为基本功不过关去弹那些曲子,虽然短期看上去也能弹出来,但从长远看来是不利的。所以小时候基本上弹得都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那些旋律性相对比较强的浪漫主义时期作品基本上没怎么弹过。其实外公在世时我要提出来弹《献给爱丽丝》的话,老师也会同意的,只是小时候觉得老师的方法就是圣旨,不敢表达自己的诉求,只是自己在傻傻地等,说起来也有些遗憾。
备考十级时老师去生小宝宝了,我被转到校长那边。乐曲突然就多了起来啊,连触键的方法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啊!考六级和八级的时候总感觉很崩溃,但到了考十级的暑假就是自己恨不得一天弹四五个小时,根本不用人管。那时候已经快上高中了,我周围很多同学初一前就把十级过了,结果这些曾让我觉得很了不得的人“为了学习”十级一过就把钢琴撂一边,反倒是我磨磨蹭蹭一直在弹。
过了十级,上了高中,我成了学校里为数不多的继续坚持学乐器的人,有了之前基本功练习的基础,学乐曲很快。加上自己当了学校乐团的团长(其实乐团人很少TAT),“钢琴”和“古典乐”就成了我的标签,一直到现在大学里也是。
考过八级时我还问过我妈关于很久之前那位拒绝我的老师,她说当时她就觉得,对一个小孩子要求那么高,教不了也罢,没必要为此否定我。尽管我也各种使小性子,不过她也认为不能仅凭小孩子一时的性子以“不感兴趣”为名放弃。
讲到这里好想拥抱麻麻~
就这样,刚开始是鼓励,后来是对外公的思念,然后就是纯粹的兴趣了。我不想说什么“信念”之类的沉重的东西,其实前面一些知友说的老师、家长等各方面的作用已经挺全面了,我不过是结合自己经历啰嗦了一下而已……
曾外祖父去年去世了,好在这几年每当学会了新的曲目我都会弹给他听,又长了几岁,痛感没有10岁时那么强烈。
我已经长大了,早就不需要家庭聚会的掌声雷动,到最后愿意认真听我弹琴的亲戚也没有多少了,他是家里为数不多的最后的聆听者。
自己最好的朋友之一就是在琴行认识的,现在假期都会一起去看校长或者上课。之前的钢琴老师也时有联系,也会和小时候认识的同龄小伙伴一起去看她,和小伙伴之间也频繁联系,关系相当好。
音乐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东西,能够表达爱,也能感受到爱。
最后,祝好。
————-————分割线————————————————————————
看到自己这个罗里吧嗦的答案还能赢得几位朋友的点赞,真是受宠若惊哈哈,不过昨晚的事情让我觉得有必要再补充一点~
昨晚和上面说的那位琴行认识的朋友一起去学钢琴的地方看他们十级的小盆友(真的是小盆友,好多小学的……)模拟考试,也正好看看老师。还有五天就正式去考了,我和朋友那是一个觉得后生可畏呀,像我这种百年改不掉的文艺心还想着通过听他们弹的回味一下当年自己考级时候那些夹杂着汗水的夏日。
然后。
竟然集体地弹崩了……音色明显就是远在天边的事情,错音和忘谱都算是“高级错误”,德彪西弹得震天响,肖邦弹得我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斯卡拉蒂还有门德尔松简直就像是一个行进的队伍不断地打趔趄……关键是音色情感这些处理的不好也就罢了,根本没办法演奏哇。
反正我要是评委他们都过不掉,特别是大部分明显给人一种基础根本没有十级的感觉。
这些小盆友,大多每天都要出去上各种课(当然也会影响备考期的钢琴课),基础在那里,人又都是有惰性的,怎么练的琴可想而知。现在考级各种放水,家长又急功近利想快点把十级考完,你说非要去考级老师总不能不让你考吧,于是就成了这样。
想当年我们考级的那些夏天,补习班都不敢多报的好么,每天在钢琴上三小时四小时五小时六小时的都有,我到最后能半睡半醒地弹琴还不断(然后醒了发现“歪楞弹这么多了怎么搞的”然后就断了哈哈)。其实我也闹脾气我也懒啊,不过那时候没这么浮躁的竞争环境,爸妈比较务实,就学了钢琴和英语,虽然咱学的少但是咱学得精啊。
我倒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把钢琴或者乐器当做自己一生的爱好,但既然学了,咱们是不是得实际一点,貌似全才,整个人闪闪发光的,可有几个人能做到不心虚啊。
所以,能把钢琴坚持下来这件事,还是要感谢爸妈感谢家人,感谢他们给了我一个热爱音乐的环境,感谢他们没有试图把我培养成琴棋书画体育理工全能的天才少女,感谢他们对我的每一个进步都持鼓励态度,而不是天天忧愁地焦虑地让我看看别人家小明多么优秀,让我有精力也有信心把钢琴学好。 虽然我也觉得能十项全能很牛,可看到我的那么多同学,学了那么多也还是专攻那几样,而且很多都没有专攻的,或许真的可以有培养出来的天才,但决不是用报兴趣班填满童年。反正我挺开心的,虽然小时候没学过奥数而且数学一直弱项,不过那时候做题的时间我都拿来看纪录片听古典乐了呀【嘿嘿】